黃淮“智造” “創響”中原
黃淮學院師生用最“燃”青春演繹科技創新時代正劇
五四青年節前夕,河南省教育廳公布“創響中原”2023年河南省大學生創業項目培優行動扶持項目:黃淮學院智能制造學院的《睿能熱控——基于極小曲面和 3D 打印技術的新一代熱交換器》項目入圍“飛鷹”項目,并獲5萬元資金扶持。黃淮師生聚焦現代化國防工業,面向航空飛行器換熱需求,對接相關企業,研發的項目采用極小曲面的隱式設計方法,結合3D打印制造技術,一體化制造出了高效、低阻、高可靠性的換熱器,攻破了傳統的換熱器普遍存在的研發周期長、換熱效率低、流動阻力大、制造工藝復雜、結構可靠性差、維護不方便等問題。青年教師石鵬帶領靳國濤、陳子民、葉路剛等同學目前已完成三類產品的研發,并已投入使用。時代向前、青年向上,黃淮師生用愛國心、強國夢演繹出科教興國的時代正劇。
近年來,黃淮學院在服務教育強國、科技強國、人才強國戰略中,深入落實省委書記樓陽生來校調研時提出的做強科研、優化學科,加強產學研對接,加快成果落地轉化的指示精神,引導師生在產教融合、科教融匯中解民生、治學問,把課堂學習和科學實踐緊密結合起來,厚植愛國情懷,練就強國本領,智能制造學院就是該校做好產學研對接的一個縮影。
導師帶動攻關創新,下好科技“先手棋”。學院不斷加強前沿性、基礎性研究領域的前瞻布局,建立起以實驗室、研究中心等平臺為依托,以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的科研模式和以學院為基礎、以重點實驗平臺為支撐的科技創新體系。資深導師引領青年導師,青年導師指導碩士生,碩士生幫帶本科生,通過“傳幫帶”完善科技創新團隊,通過項目攻關提升科研能力。學院鼓勵師生深入企業一線,對接工程需求,充分發揮高校在科研方面的優勢,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。目前已為多家相關企事業單位提供多項技術研發服務,受到社會一致好評。
培養創新思維,構筑人才“蓄水池”。加強科研創新,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人才。學院組織相關專業的具有學科交叉的博士、碩士成立研究小組,抱團攻關、相互支持,共同開展科研工作。鼓勵高層次人“揭榜掛帥”,依托高水平科研平臺干事創業,從制造走向“智造”,在基礎研究、關鍵核心技術等領域涌現出一批取得重大突破的優秀人才。多位教師不僅擔任省、市級科研平臺的負責人,而且主持了多項國家級、省部級科研項目。
參賽實踐相結合,打造創新“智動力”。學院組織學生參加各類競賽,通過實賽鍛煉,促進產學研創相互轉化,激發創新活力。近五年來,學院師生在全國“互聯網+”大賽、全國電子設計競賽、“挑戰杯”、先進成圖設計大賽、“藍橋杯”、“西門子杯”等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。通過以賽促學,著力培養理想信念堅定、專業知識扎實、實踐能力突出,具有創新精神和國際化視野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。
“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加快建設航空航天強國,用‘航空航天夢’托舉‘中國夢’,這是每個科研工作者的終極夢想。我們將把對教育、對科研的滿腔熱忱轉化為前進動能,服務國之大者,造就時代新人。在黃淮的科技創新史上寫下無悔的青春!”這是每一個智能制造學院青年教師的心聲。
(撰稿:溫培雅 責任審核:朱鴻飛 郝建華)